国考职位表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云南公务员考试网 >> 申论资料 >> 申论指导

2026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写作如何立意才能不偏题

发布:2025-11-27 12:17:25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更多云南省考申论材料与范文金句获取
\
\云南公务员申论技巧方案        
 
写作如何立意才能不偏题

  文章写作是申论科目的难点,而文章的立意更是申论作文的灵魂,找准文章的立意,会让你的文章上升一个高度,轻松拿高分。那么如何找准文章的立意,立意的判断标准又是什么呢。小编就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文章的立意

  立意顾名思义就是找文章的核心观点、核心思想,也就是文章写作的总论点,而总论点包括主题+角度。只要我们写文章时找准总论点,然后围绕论点展开论述,主题肯定不会跑偏,分数当然也不会低。

  二、立意的判断标准

  写申论文章时,最主要依据以下两点:题干和材料。并且题干与材料一定有内在的关系。所以说我们给文章立意时要参照以下两个标准:

  1、作文立意一般要来自于给定资料。如果脱离材料作答,肯定是拿不了高分的。

  在申论作文题目要求中一般有这么一句话“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这句话的意思是,文章的立意也就是论点要来源于给定资料,但是论证论点的论据是“不拘泥于给定材料”,可以用材料之外的观点来论证论点。

  2、作文立意一定要明确。

  立意明确是指要有明确的思想倾向和角度,要方向明确,是好是坏观点鲜明。

  比如:文化输出是大国发展之基。“文化输出”是主题,它“是大国发展之基”,这就有了一个明确的角度。有了明确的角度后,后面的论述就要以这个角度为准展开论述。

  相反的,又比如“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就没有明确的角度,就没办法展开。所以说立意一定要有明确的角度,还要明确的展现出来,比如在标题,或者在每一段的开头都要明确的论述出来。

  三、如何确定文章立意

  我们知道一篇文章的立意包含主题+角度,它们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础和关键,那么如何确定文章的主题和角度呢。

  接下来,我们以2017年国考试题来具体讲解一下如何确定文章立意:

  例如:参考给定资料,“以水为师”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见解明确、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第一步:审清楚题目,获得关键信息。

  确定立意首先要从题干入手,要遵循题干优先于材料的原则。题干要求是“以水为师”为题目,很明显是命题作文,文章的主题已经确定,要以水为老师,所以不管我们如何写,都要围绕“以水为师”才可以,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千万不要偏离主题。

  第二步:阅读材料,梳理材料逻辑,找准文章角度,确定总论点。

  题干要求“以水为师”为题,主题已经给定,但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角度,所以就需要我们去材料里面去挖掘。从论证逻辑上看,既然是以水为师,则必然要明确学习水的哪些品质、然后如何学以及它的积极作用,这是我们的文章角度,也是我们要展开的论点。

  接下来就要梳理材料,从材料里寻找水的哪些品质需要我们去学习。

  材料3中提到了“柔是‘水’为突出的特性”。这里我们可以想到学习水的“柔性”,可以拓展到社会实践中,要善于运用柔性的力量。

  材料5中也提到水的很多品质。第一、二段引用“易经”、“老子”、“爱因斯坦”的名言,主要讲了“水的变化性”,“水变化多端,水无定形,随境而适”。这里我们可以拓展到推陈出新、大胆创新、适应环境等等。

  再看第三段,引用了孔子的名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海纳百川,水与仁者均具有包容性”,还有材料的最后一句话,“仁者智者携手悠游于山水之间,既乐山又乐水,仁智兼备相得益彰。”这里面提到了水的“仁”和“智”,还有水的包容性。这些水的优秀的品质,我们都可以联系实际进行拓展,小到为人处世,大到治国为民。

\
云南公务员考试备考提醒

  云南公务员考试公共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

 临阵磨枪 更多实用技巧

 

 

\

推荐云南公务员笔试快速提分手册


快速掌握出题规律,提炼解题技巧,强化提升10%的解题时间

为考生在考场争取时间,助力快速“拿分”

\


\申论技巧还没掌握?扫码回复“咨询老师”

\
\
\
扫码关注回复“咨询老师”

点击分享此信息:
没有了   |   下一篇 »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25 http://www.yn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22290号-15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