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职位表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云南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重要新闻

2024年云南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文学常识中的昆曲

发布:2023-06-29 09:42:14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云南公务员考试网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文学常识中的昆曲”。

 

01
 昆曲的简介

 

  昆曲,原名“昆山腔”。发源于江苏昆山,现又被称为“昆剧。

 

  是现存的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2001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我国最早被确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昆曲是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02
 昆曲的表演

 

  昆曲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其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昆曲有独特的表演体系、风格,其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昆曲原先分南曲和北曲:

 

  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

 

  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

 

03
 昆曲的剧目

 

  汤显祖的《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孔尚任的《桃花扇》;洪昇的《长生殿》等。

 

  其中《牡丹亭》是昆曲的代表剧目。描写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体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生活的追求。

 

\
刷 题 巩 固

 

  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有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剧中的一对至情之人是_____。

 

  A、张生与崔莺莺

 

  B、唐明皇与杨玉环

 

  C、王金龙与苏三

 

  D、柳梦梅与杜丽娘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张生与崔莺莺是《西厢记》中的人物。《西厢记》全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由元代王实甫所作的杂剧,讲述了书生张君瑞(张生)在普救寺遇见崔相国之女莺莺,两人产生爱情,由侍女红娘帮助,冲破旧礼教的约束而终成眷属。

 

  B项错误,唐明皇与杨玉环是《梧桐雨》中的人物。《梧桐雨》全称《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元代杂剧,由元代白朴所作。它通过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写出安史之乱的全过程,谴责了统治集团的淫逸乱政,总结了历史兴亡和政治成败的教训。

 

  C项错误,王金龙与苏三是《玉堂春落难逢夫》中的人物。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收录《警世通言》中,讲述了礼部尚书三公子王金龙和名妓玉堂春(苏三)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D项正确,柳梦梅与杜丽娘是《牡丹亭》中的人物。《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全名为《牡丹亭还魂记》,由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所作。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故正确答案为D。


\
\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在考试内容上体现分类分级原则。公共科目笔试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可借鉴参考2024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用书备考讲解清晰,指导明确,无线刷题,为考生上岸之路保驾护航。

快速备考推荐
云南公务员笔试快速提分手册

快速掌握出题规律,提炼解题技巧,强化提升10%的解题时间
为考生在考场争取时间,助力快速“拿分”

\

\
 

  备考公务员考试最怕的就是“闭门造车”,独自复习缺乏动力、遇到问题无人交流、报考流程不清晰,职位选择有疑虑......怎么办?为了满足各位考生的需求,我们建立了一个“云南省考交流群”,群号:6320926187。除了方便大家交流之外,我们还会定期整理一些历年省考的经典题目来测试一下大家复习的效果如何!相信在这样一个有学习氛围的交流群里,你们都能够获得或多或少的进步!

  小编友情提醒:如果你做不到每天频繁的刷新网站,又想在第一时间内看到新鲜出炉的资讯,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yngwyorg,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获取第一手资料:

\
\

扫码关注
信公众号yngwyorg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23 http://www.yn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22290号-15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